首页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27章 吐蕃内相急归国

我的书架

第127章 吐蕃内相急归国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李宁在宝鸡县驿站遇到的旧友名叫吕温。他正是揭露元稹渣男本性、帮助李绅传扬《悯农》一诗的河中名士。(详见第043章:有心栽花花不开)

  李宁当初还用活字印刷技术,将吕温为其父吕渭编撰的《吕君载集》印制成册,广为流传。

  吕温是蒲州书香世家,其父吕渭官终湖南观察使、祖父吕延之曾为浙江东道节度使、外祖父柳识乃天下名儒,外祖叔柳浑官至宰相。

  吕温之父吕渭曾为礼部侍郎,知贡举多年,也是名儒。吕温又从陆贽治《春秋》,跟梁肃学文章,博采众长,才华惊世。

  另外,吕温之父吕渭还任过太子右庶子,算是太子李诵的恩师,也曾提携过太子侍读王叔文。

  所以吕温丁忧之后,凭借着家族强大背景,加上太子一派的推荐,轻易官拜左拾遗。

  此次吕温正是作为判官,陪同工部侍郎张荐出使吐蕃吊祭。他的官职也因此由从八品上的左拾遗,骤然升为从六品下的侍御史,官轶直接上升六阶,不得不感叹升官之迅速。

  当然,吕温如此升迁之速,自然和出使吐蕃分不开。大唐和吐蕃征战将近一个世纪,陇右、河西、西域之地尽失。

  十七年前“平凉劫盟”的惨痛教训犹在眼前,出使吐蕃是个极其危险的活。如今,吐蕃宰相论莽热还被囚禁在长安,说不准吐蕃会扣押人质,逼迫唐庭。

  怪不得李宁见到吕温时,他眉头微紧,脸上稍显忧虑。不过,李宁看来仅出使吐蕃吊祭一番,就官升六阶,大概可抵十年苦熬,还是颇为值得。

  李宁早在扬州时,便从王锷处得知吐蕃谎报丧事的消息。(详见第045章:吐蕃攻唐乱西北,第083章:劝君莫惜金缕衣)当时他便百思不解,只好命裴盼之父裴温暗中打探消息。

  李宁运粮过润州时见到的催粮官高霞寓正是报丧之人。只可惜,李宁刚离开润州不久,裴温回信便送到扬州。

  裴温毕竟属于商人,虽然得官,也是虚职,无法打探朝中秘辛。李宁也并未放在心上。

  后来李宁在江南辗转多地,直到在忠州时才收到那封回信。毕竟高霞寓从属下兼好友的郦定进处得知,李宁要去忠州的消息。

  裴温虽是商人,但管理着难民集中地:济民村。他从难民口中得知,城西京兆尹李实施粥次数增多。

  裴温又发现长安城骤然出现不少胡商,便暗中以醉仙酿的生意与其中一位胡商搭上线。一番套话后,他得知一惊人的消息:吐蕃暗中献粮。

  怪不得李宁在扬州时听王锷说京城灾情相对稳定,原来不止陈许节度使刘昌裔献粮。

  陈许军仅筹献五万石粮食便被赐号忠武军,怕是有掩人耳目之嫌。朝廷与吐蕃私下达成的交易,绝对不简单。

  李宁认为,吐蕃不趁着京畿大旱,暗中发兵,大举来攻,以雪前耻,已是万幸。但吐蕃既献粮又报丧,肯定有所图谋。

  于是,李宁劝慰吕温道:“如今吐蕃臣服,赞普新丧,奉旨宣抚,非是战争谈判,想来并无危险。吊祭归来,得幸于天,定然前途无限。”

  吕温一听这话,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淡然回道:“圣上确实颇为重视此次出使,特派秘书监张大人为主使,只是属意判官原非是我。”

  张荐表字孝举,深州陆泽人,小说家张鷟之孙。他敏锐善辩,曾护送咸安公主和亲回纥,后又出任回纥吊祭使,是位外交人才。

  张荐还精通文史,执掌秘书监,是位博学大儒。唐朝的秘书监负责国家藏书与编校工作,兼修史书,尤为清贵,是天下文人表率。他常年任职于此,可见其能。

  李宁听吕温言下之意,似乎他不是皇帝李适首选之人。于是他问道:“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吕温慢慢回到:“圣上本来属意窦拾遗,奈何窦拾遗固辞不受,这才落于我身。”

  李宁知道窦群这人,他还用窦群布衣而仕的事迹劝谏过孟郊,成功把孟郊拐走。(详见第098章:陆鸿渐煮茶听书)

  说来也巧,窦常和吕温同时在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前为五月后为八月)被举荐,都是担任左拾遗一职。

  而且两人都是书香门第,更巧的是两人都以兄友弟恭、家学渊源闻名于世。河中四吕:吕温、吕恭、吕俭、吕让,具有才名。关中五窦: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皆工词章。

  五窦之父窦叔向,擅长写五言诗,名冠当时。他少时和常衮为同窗挚友,因常衮拜相荣升左拾遗、内供奉,也因常衮罢相外放溧水县令,卒于江南。

  窦群在常州毗陵为父母守墓多年,节操出众,且精研《春秋》,著书立说。所以常州刺史韦夏卿才会两次推荐于他。

  窦群曾跟随“盛唐三贤”之一的啖助弟子卢庇者学《春秋》,在任左拾遗后为皇帝李适讲过《春秋》,深受天子赏识。

  或许因为张荐和窦群二人都是经义大家,所以皇帝李适才让他二人一同出使吐蕃。

  奈何窦群以布衣得官从八品上左拾遗才仅仅两年,不想再次升为从六品下侍御史。所以他给皇帝李适说:“陛下即位二十年,始自草泽擢臣为拾遗,是难其进也。今陛下以二十年难进之臣,用为和蕃判官,一何易也?”

  窦群谦逊之举再次赢得皇帝赏识,被留在李适身边得以重用。他虽然没去出使吐蕃,也被晋升为侍御史。

  而吕温与窦群关系要好,皇帝李适只好让吕温出使吐蕃。

  吕温接着悄悄对李宁道:“此次出使看以容易,实则危险,张侍郎竟私下命我留下遗书,以备不测。”

  李宁故作惊讶得问道:“何至于此?吊祭宣旨,怎会如此危险?”

  吕温回道:“近日京中传言渐起,或说吐蕃求亲,或言吐蕃内乱。窦御史请辞那日,圣上与张侍郎及诸位相公密谈一日,颇为慎重。”

  李宁听后反驳道:“吐蕃新丧,怎会求亲?新旧交替,生乱倒有可能。不过,若有内乱,怎会献粮?”

  不过,李宁知道,吐蕃赞普并没有去世。自从两年前吐蕃宰相论莽热被擒后,去年派使者论频热朝贺,今年又派使者论乞冉报丧。过去十几年,唐番两国交恶,不通使者,不曾贸易,断绝往来,如今却频频来访。

  吕温不解地问:“吐蕃献粮,我怎不知?”

  李宁一看吕温竟然不知吐蕃献粮之事,心中默默思考着:“报丧示弱,献粮,献粮,献粮求归。”

  李宁突然恍然大悟,急切问吕温:“近来崇仁坊,番相论频热是何做派?”

  吕温回道:“番相请赏求赐,挥霍无度,两月前还大摆寿宴,京中不少达官显贵悉数到场。”

  李宁悄悄在吕温耳边道:“番相献粮,定是求归。”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