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准备过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至于枪支,除了郭建光用的那支枪支是买的外,其余的枪支都是队员们根据买来的枪支花时间自己精心制作的。

服装也只买了郭建光,阿庆嫂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其余的也都是他们自己制作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队里的纺织印染厂终于办起来了。

刚开始生产的是劳动布,也就是那时专门用来做工作服的那种比较厚实,颜色以蓝色为主的布,也就是现在专门用来做牛仔衣裤的那种布。

纺织厂建立起来后,刘红艳的两个孩子也就进入了大队的纺织厂里面做起保钳工来了。由于他们是刚上阵的新手,对这些事情还完全是外行,就先由从外地聘请来的一位师傅带着。

这两兄弟倒也刻苦,没多久就掌握了基本技术,也能独当一面了。

纺织厂办起来后,大队的集体经济也就较快地发展起来了。加上砖瓦厂、磷肥厂、、农机厂等工厂的配合,大队里的集体经济就变得更加厚实了。

这一年底,就给每一户社员发了一套工作服,社员们家里分到的现金也比以前多了不少。因此,社员们的心里也都乐开了花,一个个的脸上也都挂上了开心幸福的笑容。

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了,又到了冬闲季节。大队里就发动整个大队的青壮年们继续完成去年遗留下来,还没有拆迁的坟地的拆迁工作。

随着坟地的拆除,大队里的水田多出了不少,一是原来被坟地占领着的那些地变成了良田,二十原来那些不能耕种的溇弯低洼的地方也变成了良田。

整个大队所有水田的方向都改成了整齐划一南北向了,面积也基本上一样大小了。这样一来,也就更有利于大型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具的耕作了。

这时候,朝阳大队在全县甚至在胜利也已经崭露头角了。年年被区里、县里‘省里评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集体(单位)。

因此,前来参观学习取经的人们也就越来越多了。由原来的一天差不多一拨,发展到后来的一天有好几拨人,搞得高永照也不胜其烦,可又没有办法,刚开始是十分认真的,到后来就有些敷衍了事了。

他原来作介绍是根据大队的实际情况脱稿介绍的,后来就索性刻印了一份讲话稿保存着,介绍是不再详细生动,而是看着讲话稿照本宣科了。

介绍后,他还得带领着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去整个大队的田头走一圈。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你说的最好,也总得带着人们前去实地让人们看一下吧。即使是走马看花,总比没有去看要好上千万倍。

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当看到与他们两种天的朝阳大队的实地情况时,都不由得在心中暗暗赞叹着:真不愧是江南大寨!

转眼之间,很快就又到了元旦节这一天。大队部的门口贴出来一张告示,说今天夜里大队文宣队将为社员们进行文艺演出。

听说大队里有戏,社员们都早早地赶来了,天已黑下来,整个大会堂里就已经聚满了人。

这一天的演出除了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全场外,还有“四老夸夜校”、“两老口学毛选”等的小戏。

等到演出结束,已经是午夜十二点了。高朝阳本想再去李秀莲那里坐一会,但考虑到她也是一天半夜忙碌下来了,需要好好休息了,把她送到后边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她回来了。

第二天,高朝阳接到公社里的通知,全县又开始了冬季围海造田,向大海荒滩要粮的运动。高朝阳也参加了这次的运动。

这次的围海造田从出发道回到家里,大约是半个与德时间,在这期间,高朝阳依旧是做宣传报道工作。

一天到晚在公社围垦海涂指挥部及工地和自己大队的驻地间来回奔跑着。所幸的是这次围海造田没有出现丝毫的差池。

而朝阳大队也被县里里评为先进集体,获得了县区和公社的表彰。

回家的当天晚上,吃过了晚饭,高朝阳照例又去了李秀莲的住处。可是,这一次让高朝阳感到十分的意外,李秀莲的房屋竟然是铁将军把门,紧紧地关着。他也就只好垂头丧气、郁郁寡欢而回。搁下不提。

社员们从围垦海涂回来后,很快就到了年底,大队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过年了。

为了给社员们过上一个快乐幸福的新年,大队里宰杀了一批生猪,每户社员家里按人口分配。个生产队也给社员们分配了一年的粮食和现金。

就连大队里连年的倒挂户肖炳根家都分到了四百元的钱。其他的社员们也就不用说了。

大队里同时还安置好了那几户五保户。所谓五保户,就是那些无儿无女,我经济来源,尤物劳动力的年老体弱的社员。

他们的一切就全靠着大队按月按季发放,让他们也能无忧无愁地生活。

这一天,是大队分配猪肉的日子。大队部旁边的那间另时用作屠宰场和分配猪肉的房子前,可热闹了。

全大队的社员每家每户都有人赶来排队领取猪肉,有的甚至一家好几个人前来,还有附近大队前来凑热闹,看新鲜的。

因为是按照各生产队造好的社员花名册分配的,所以,现场的人虽然很多,但没有?出现混乱的场面。

社员们一次排着队伍一个个慢慢地往前移动着,不断地有人手里拿着鲜肥的猪肉兴高采烈、满面笑容地从前面走过来。

甚至连那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也都分配到了自己应有的鲜肉。

“哟,老高,你家这么多啊。”一个正排着队、慢慢往前走着的社员看着一个手里拿着,两块很大的足有十多斤猪肉,走出来的中年男人笑着大声说道。

“哈哈,是啊。咱要吃大块肉,喝大碗酒啰。”那人大声地笑着,低头看了看手里拎着的猪肉非常高兴地走了开去。

不断地有人出来,有人走上前去。

傍晚的时候,刚刚吃好饭,高永照看着儿子高朝阳说道:“阳儿,你把这块肉给肖大爷送去。”
sitemap